棒球汽车网

懂车帝车价查询宝马x7

  1. 现在新能源汽车一公里一毛,那些燃油车主为什么没有换车的意愿?

现在新能源汽车公里一毛,那些燃油车主什么没有换车的意愿?

谁告诉你新能源车一公里一毛钱?不知你是怎么算出来的。

新能源车就是个坑。为什么这么说?根据本人用车来与大家分析分析:

1,本人的纯电动车号称续航里程523公里,实际续航里程是多少泥?高速公路300公里,城区380公里(本人试了很多次)。每次跑途提心吊胆__这就是里程焦虑!

懂车帝车价查询宝马x7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,虽说服务区有充电桩,一般只有4把枪,而且不确定有几把是好的。遇到节***日,排队充电不知要多久。

而小城镇充电桩主要分布在城区,农村很少有充电桩。

3,充电价格不贵,但尾巴比头高,服务费一般6毛起步。特别是服务区电费高达1.8元,最低1.3元。

懂车帝车价查询宝马x7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本人车60度电,按每次充48度,按平均1.5元/度计算,每次充电72元,而实际上在服务区达80元。

①,高速公路行驶按行驶300公里计算,一公里为0.26元,而且充电时间最少一小时

②,如果按市区行驶400公里算,平均1.2元/度(市区电费低于高速公路),那么,一公里为0.15元。

懂车帝车价查询宝马x7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4,同样配置车辆,纯电汽车价格至少高20%_30%。

我是做汽车相关行业的,刚买了领跑C11,说实话电动车就是一大号玩具,什么智能化,那是想多了,系统根本不好用主动刹车根本没有一样,去了4S店,他们设置了后,照样撞飞纸箱和***人,搞了半天说自主学习,二个月后就好了[打脸],我也懒得和他们争了,标称510公里,在市区内不开空调关了显示屏开节能模式,能开430左右,开空调开显示屏,那最多370公里,我因为原来有530LE所以开电动车有心得,一般人我估计很难开到我这数,高速不敢上,怕突然掉电没开过,目前来说省钱是想多了,保险费贵了,车很难卖二手,因为电池质保只对首任车主,也就是说买二手车没电池质保,要是在大城市,充电还要交电车费,车子本身又贵,根本不省钱,只是家里有油车和有室内停车位,可以自己接充电桩的,可买辆当买菜车,别想着卖二手,那还是可以的。

主要还是因为电瓶太贵吧。如果选择纯电,反而比燃油车更费钱。

一公里一毛,看起来是很省。

但也要考虑到电瓶的衰减。一般的电瓶,可能三年时间就衰减到不剩50%了。

时候就必须换电瓶。

咱这么说,你正常出行,三年能烧多少钱的油?

最著名的那个小车,被人夸上天的某菱EV,那个车某地售卖,卖得最便宜的时候才13500,但是换一套电瓶要一万五。这还是微型车。

正常一点的车,某威550,那还是混动的,换一套电瓶要9万5,超过全新整车价50%。

正常用燃油车,3年9万5的油钱,你用得了吗?

那还有换电瓶要花十几二十万的呢。三年时间,就算一边用一边喝,你都消耗不了20万块钱的油吧?

新能源汽车之前给出来的续航,说满电能跑多远,都是以理想化为前提,而且还掺糠使水。新能源车真正的续航,好一点的能达到75%,不好的,可能也就是表面续航的50%。

再加上电瓶这东西,一到冬季就衰减得厉害,零下十几度,真正续航还要再砍掉一半甚至更多。

首先来说对燃油车和电车没有任何的偏见,有句老话说的好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。

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:2014年的时候买了一辆比亚迪速锐,开了7年12w公里就换过雨刮器,比亚迪的车还是比较经整,本人驾驶比较温柔,公司起码有5个人跟我买的一样车型,我平均油耗5.9,他们的基本在7-8,最近这几年车子的噪音越来越大,实在有点受不了,就有了换车的想法。

坐了同事的福特锐界,哇撒空间好大,收音机效果真巴适(本人收音机重度爱好者,速锐的就垃圾的一批),坐着真舒适,一问油耗10左右,于是周末哄着媳妇去成都看车,没有想到鬼使神差的又溜达到了比亚迪4s店,分别试驾了唐dmi、汉dm、汉ev,考虑到自己有安充电桩的条件,且基本在成都周边溜达,最后定了汉ev。

目前已经跑了1.5w公里,说一下自己的感受舒适性跟我之前的车比大大提升啊,车子内部空间真大,内部钢琴面板真容易花 小滤震真不行,车技系统实在垃圾,辅助驾驶过急弯的时候不能保持车道,还要吐槽一下比亚迪的售后还真是不咋滴,综合来说挺适合我的。

说到价格问题,还是老话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。觉得电车电池贵的离谱的,跑一辈子都省不回来,只想省油费的买个4-7w的电车,跑个15w公里就啥都回来了,上了20w的电车更多的还是考虑驾驶感受跟舒适***。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uni-baseball.com/post/6876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